票據+融資租賃在供應鏈金融中的運用
作者:秦書卷 江財九銀票據研究院祕書長
嚴斕 江財金融學院票據經營管理方向研究生
【關鍵詞】商業匯票 融資租賃 供應鏈金融 設備融資
表1-1 2019-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

數據來源:前瞻數據庫

圖1-1 2006-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圖
(2)業務總量

表1-2 2019-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業務總量
數據來源:前瞻數據庫
數據來源:前瞻數據庫

圖1-2 2006-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圖

表1-3 2019-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業註冊資金
數據來源:前瞻數據庫

圖1-3 2006-2021年全國融資租賃業註冊資金變化圖
1.3 融資租賃的業務模式

圖1-4 融資租賃業務模式分類
融資租賃業務最爲主要的模式包括直租和售後回租兩種。

圖1-5 直接租賃模式示意圖

圖1-6 售後回租模式示意圖
1.4融資租賃業務的監管情況

表1-4 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軌跡
表1-5 《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主要監管規定及指標


2.票據+融資租賃在供應鏈中的運用
2.1.1 運用的邏輯
2.2 商票+融資租賃在供應鏈中的運用
2.2.1 運用的邏輯
融資租賃業務和供應鏈金融可以融合發展。融資租賃公司可以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融資租賃公司採購融資標的物,再將標的物租賃給中小企業使用。站在中小企業的角度融資租賃公司就成爲了實際意義上的供應商,而標的物的出售方是實際意義上的融資租賃公司的供應商。這樣的關係結構符合傳統供應鏈的組織架構。因此融資租賃公司就成爲了供應鏈當中的一環。而有些融資租賃公司資金非常雄厚,達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產,這樣它便成爲了供應鏈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可以被認爲是供應鏈當中的核心企業。這樣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像傳統供應鏈當中的核心企業一樣爲下遊的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即租金也可以延期支付,租金提前歸還可以有折扣。同時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將未來的租金收入進行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同時融資租賃公司可以爲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讓銀行等金融機構直接給中小企業融資。融資租賃公司的成立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
(1)直租模式

圖2-1 商票+融資租賃(直租模式)在供應鏈中的運用示意圖
首先是支付場景的運用。以融資租賃公司爲核心企業的供應鏈中,各參與主體使用商業承兌匯票代替貨幣進行支付結算。由商業銀行根據融資租賃公司的基本情況確定授信額度,融資租賃公司身爲設備採購商,作爲出票人簽發商票並承兌,以該票據來向其上遊設備供應商支付貨款;或者,融資租賃公司身爲出租人收取其下遊承租人的票據作爲租金,接着再背書給設備供應商。在該場景下商業承兌匯票的運用一方面有利於節約各方對日常營運資金的使用,另一方面從源頭上避開了應收賬款,減少壞賬的發生。

圖2-2 票據+融資租賃(回租模式)在供應鏈中的運用示意圖
當承租人需要盤活已有資產,將固定資產轉爲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首先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回租合同取得一筆貨款,接着在支付租金時以自身簽發的商業承兌匯票代替支付,承租人享受到現金流延緩流出的好處;其次,當融資租賃公司拿到這筆商票時,可以選擇持有商票直至到期向其前手承租人提示付款,還可以選擇提前向給予承租人授信的銀行申請貼現,提前取得租金收入,除此以外,還可以向其供應商背書轉讓該票據以節約融資租賃公司自身的資本金。
(1)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發展服務型製造業,向供應鏈下遊延伸融資租賃等增值服務。在政策層面肯定了融資租賃業與供應鏈金融融合協同發展。
2.3 相關案例分析——以銅產業供應鏈爲例
2.3.1 銅產業供應鏈基本情況
作爲典型的有色金屬,銅產業鏈分成三個階段:上遊是銅產業發展的源頭,主要是銅礦石的勘探、採礦和分選,涉及到的設備如液壓劈裂機、浮選機、重選機和幹、溼磁選機等通選設備,銅礦資源的稀缺會制約銅產業的發展;中遊是將銅精礦和廢雜銅通過火法冶煉或溼法冶煉生產出純度99%的精煉銅或純度99.9%的電解銅(也稱作陰極銅)的過程,涉及到的設備包括鼓風爐、臥式轉爐、閃速爐、電爐等,精煉銅是銅產業鏈的核心,冶煉過程中還會生產出金、銀、硫酸等副產品;下遊爲銅材深加工環節,將精煉銅加工成銅線、銅棒、銅管、銅板、銅箔和銅合金等銅材產品,涉及到的設備有數控機牀、擠壓機、彎管機等,下遊銅材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力、建築、家電、交通、通訊等行業。銅產業鏈各環節示意圖如圖2-3所示。

圖2-3 銅產業鏈示意圖
2.3.2 票據+融資租賃在銅行業供應鏈金融的運用模式
融資租賃集“融資”和“融物”爲一體,能夠爲銅產業供應鏈提供相關服務。一方面,銅產業鏈上遊的開採、中遊的冶煉和下遊的深加工環節對於重型機器設備是剛性需要,另一方面,中下遊相關企業包括融資租賃自身都有融通資金的需求。此時,票據爲融資租賃賦能,票據+融資租賃結合運用的優勢彰顯。

圖2-4 商票+融資租賃在銅產業供應鏈中的運用示意圖
2.3.3 運用效果
3.意義與建議
3.1.1 對實體經濟
票據市場作爲直接聯繫貨幣政策和實體經濟的金融市場,政策傳導效率高、直達性強,在穩定宏觀經濟運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循環以及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具有較大潛力。當前許多企業面臨融資難、放款難、成本高等問題,本質就是銀行信貸資金和設備的流通配置渠道不暢,金融服務功能不完善所致。同等條件下,融資租賃比銀行貸款環節少,時間短,手續便捷,更適應中小企業的經營規律和融資需求的特點,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
承租人實現了以“融物”代替“融資”。直租模式下,承租人享有選擇設備的權利,以租的形式融入價格昂貴的設備,降低在固定資產上的大筆投入,利用簽發商票分期支付租金,延緩現金流的流出,把現金投向收益率更高的投資項目,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回租模式下,有利於承租人盤活存量資產,增強經濟資源能力。
3.2 票據+融資租賃在供應鏈中運用的建議
(1)加強融資途徑多樣化的政策扶持體系
融資租賃的相關法律有待健全,目前一些行政法規與物權法原則還存在不協調之處,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相關糾紛只能參考《物權法》與《合同法》,這種情況下,難以保證出租人的合法權益,存有面臨損失的隱患,從而影響供應鏈的平穩運行。應加快制定完善的融資管理條例和物權登記制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票據+融資租賃在供應鏈中的運用需要注重風險識別,一方面應加強對具體行業的研究,趨勢判斷。提高對行業風險的識別能力,不斷完善行業各類指標,搭建行業風控標準,從宏觀層面降低風險。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檢測和預警機制,實時掌控租賃物的動態信息。
文章來源於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