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中心ABOUT US

      行業聚焦

      廈門真金白銀支持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

      平博588体育 發佈時間:2022-03-18
            近日,廈門市商務局、財政局出臺《廈門市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第八條提出提升供應鏈價值鏈,具體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培育核心企業。
            1.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積極培育一批試點示範企業。對國家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以來入選省市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企業,一次性予以5萬元獎勵;對入選國家級試點的企業,一次性予以15萬元獎勵;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的,一次性予以50萬元獎勵。企業就高申請,如獲得獎勵後達更高獎勵條件的,可申請補差。
      2.支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示範企業整合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做大供應鏈平臺業務規模。在廈統計的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年度合計同比增幅超過市目標增幅的,對其銷售額增量給予分段獎勵。超過市目標增幅的增量部分予以萬分之三的獎勵,超過30%增幅的增量部分予以萬分之五的獎勵。國家示範企業其及下屬控股企業合計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800萬元,國家試點企業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市級試點企業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3.支持製造業企業整合供應鏈核心資源業務,做大採購和銷售規模。對平臺公司自成立以來2022年銷售額增量首次達50億元以上的,給予增量部分萬分之三的獎勵,單家企業不超過300萬元。

            二是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試點示範企業經“中徵應收賬融資服務平臺”或銀行自建的供應鏈融資平臺辦理的人民幣應收賬款融資、存貨(倉單)質押融資、票據(信用證、承兌匯票)貼現等供應鏈金融業務,按市內借款人2022年平均融資金額給予1%的獎勵。國家示範企業及其控股企業合計不超過200萬元,國家試點企業不超過50萬元,省市級試點企業不超過30萬元。

            三是促進供應鏈數字化建設。鼓勵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利用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與行業領先數字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合作,打造供應鏈數字服務平臺,按年實際支付技術服務費(不含維護費,下同)的2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不超過300萬元。鼓勵供應鏈試點企業應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等新技術,建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實驗室,對技術投入符合條件,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評審認定的給予單家不超過50萬元分檔獎勵。(供應鏈試點示範企業爲工業企業的,不能申請本政策,鼓勵其新設立供應鏈貿易公司,可適用本政策)。

            四是營造供應鏈發展氛圍。對商務部或國家級協會主辦或作爲指導單位在我市舉辦的會議、展覽、培訓、論壇等活動,根據規模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上述政策試行一年。結束後如進行延期、調整,由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另行通知。
       
            《管理辦法》全文如下:
      廈門市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爲推進本市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發展,規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根據《廈門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市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廈府辦〔2019〕12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廈門市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指市級財政預算安排的,納入廈門市商務局(以下簡稱市商務局)部門預算管理,專項用於扶持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發展的資金。  
      本辦法中商貿流通與生活服務業包括商貿流通業、生活服務業兩大類,其中:商貿流通業是指商品流通和爲商品流通提供服務的產業,主要包括批發業(不含農產品市場)、零售業、商貿物流等消費提升相關行業;生活服務業特指餐飲、家政服務、人像攝影等生活服務業。

            第三條 專項資金由市財政局和市商務局共同負責管理。
            (一)市商務局主要負責專項資金預算的編制、執行;擬定專項資金年度支持重點併發布申報通知(指南);受理項目申報,並對申報材料進行審覈;組織實施項目實地察看、評審、論證;確定擬扶持項目及具體扶持金額;開展項目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各區商務主管部門應積極配合做好申報審覈工作。
            (二)市財政局主要負責專項資金預算等管理工作;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及監督檢查。

            第四條 專項資金的管理遵循公開透明、突出重點、專款專用、科學管理、注重實效、強化監督的原則。

            第五條 市商務局每年發佈項目申報通知(指南),明確當年支持方向、申報時間及申報材料等事項。
       
            第二章 支持方向及標準

            第六條 申報主體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註冊地、稅務登記地均在我市行政轄區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申報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符合財政申報相關要求。
            (三)按要求向商務、統計等部門如實報送相關統計數據。財務管理制度健全。
            (四)遵守安全生產、消防等法律法規要求,近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消防事故。
            (五)符合具體項目要求的其他申報條件。
       
            第七條 支持方向及標準說明
            以下扶持標準均爲最高標準,但受財政資金預算規模限制,可根據預算規模和資金需求實際情況對扶持金額統一按比例進行調整,申請單位應同意調整結果。
       
            本文中銷售額、零售額、營業額、營業收入如無特殊說明,均指納入統計部門“一套表”統計平臺數據,一般以月報數據爲準。上年度基數爲零的,以納統門檻作爲基數覈算。
          
              第八條 提升供應鏈價值鏈
            (一)培育核心企業
            1.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積極培育一批試點示範企業。對國家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以來入選省市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企業,一次性予以5萬元獎勵;對入選國家級試點的企業,一次性予以15萬元獎勵;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的,一次性予以50萬元獎勵。企業就高申請,如獲得獎勵後達更高獎勵條件的,可申請補差。

            2.支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示範企業整合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做大供應鏈平臺業務規模。在廈統計的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年度合計同比增幅超過市目標增幅的,對其銷售額增量給予分段獎勵。超過市目標增幅的增量部分予以萬分之三的獎勵,超過30%增幅的增量部分予以萬分之五的獎勵。國家示範企業其及下屬控股企業合計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800萬元,國家試點企業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市級試點企業單家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3.支持製造業企業整合供應鏈核心資源業務,做大採購和銷售規模。對平臺公司自成立以來2022年銷售額增量首次達50億元以上的,給予增量部分萬分之三的獎勵,單家企業不超過300萬元。

             (二)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試點示範企業經“中徵應收賬融資服務平臺”或銀行自建的供應鏈融資平臺辦理的人民幣應收賬款融資、存貨(倉單)質押融資、票據(信用證、承兌匯票)貼現等供應鏈金融業務,按市內借款人2022年平均融資金額給予1%的獎勵。國家示範企業及其控股企業合計不超過200萬元,國家試點企業不超過50萬元,省市級試點企業不超過30萬元。
           
            (三)促進供應鏈數字化建設。鼓勵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利用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與行業領先數字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合作,打造供應鏈數字服務平臺,按年實際支付技術服務費(不含維護費,下同)的2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不超過300萬元。鼓勵供應鏈試點企業應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等新技術,建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實驗室,對技術投入符合條件,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評審認定的給予單家不超過50萬元分檔獎勵。(供應鏈試點示範企業爲工業企業的,不能申請本政策,鼓勵其新設立供應鏈貿易公司,可適用本政策)。

       
            (四)營造供應鏈發展氛圍。對商務部或國家級協會主辦或作爲指導單位在我市舉辦的會議、展覽、培訓、論壇等活動,根據規模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第八條政策試行一年。結束後如進行延期、調整,由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另行通知。
       
            第九條 鼓勵消費擴容提質
            (一)支持商貿企業加快發展新零售、智慧零售,鼓勵通過連鎖經營、聯營經營、統一結算等方式擴大商品消費規模。對商貿企業做大消費規模予以增量獎勵,單家封頂500萬元。企業可自行選擇一項,按“就高不重複”原則給予支持。
       
            1.商貿零售增長獎勵。商貿企業年商品零售額增長達1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且同比增幅達當年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以下簡稱“社零目標”)的,超過社零目標的增量部分,按2‰予以獎勵。年商品零售額增長達10億元以上,且同比增幅達當年社零目標的,超過社零目標的增量部分,按4‰予以獎勵。
       
            2.熱點商品零售增長獎勵。促進汽車(含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開展家電、傢俱以舊換新。支持汽車(新車)、家電、家居等熱點商品零售企業(熱點商品零售額佔企業零售額比重達50%以上)擴大消費。熱點商品零售企業獎勵標準在第1項基礎上提高20%。
       
            鼓勵二手車零售,二手車年零售額增長達1億元以上,且同比增幅達社零目標的,超過社零目標的增量部分,按5‰予以獎勵。年零售額首次達10億元,且同比增幅達當年社零目標的,額外予以100萬元獎勵(不計入封頂金額)。
       
            3.傳統商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獎勵。加快推進商業零售業數字化,鼓勵建設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拓展線上業務。傳統商貿企業(含傳統商場)網絡商品零售額佔企業零售額比重達20%以上,且企業年零售額增幅達30%以上的,獎勵標準在第1項基礎上提高30%。
       
            4.商貿物流配套獎勵。加快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鼓勵應用新技術,新建改造提升物流(含冷鏈)設施。對商貿零售企業年度商貿物流建設有效投入達500萬元以上,且零售額1億元以上、同比增幅達社零目標的,給予超過社零目標增量部分5‰的獎勵。
       
            商貿零售企業或其控股企業在商貿物流建設方面的有效投入包括設施設備建設、購置、安裝;運輸車輛購置;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等直接費用。不含土地、住宅、寫字樓、辦公用品、人員及管理費用等非直接相關費用。所投入託盤、貨架及運輸車輛應與1200*1000標準化託盤相適應,且建設投入應在我市行政轄區內。

            (二)鼓勵各區擴大消費。鼓勵各區擴大消費規模,對社會消費品零售年度增幅排名前三的區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及20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用於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促進活動,包括在節假日、消費淡季、夜間時段舉辦購物節、發放消費券、以舊換新、消費下鄉、促銷讓利等。鼓勵各區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消費券。

            (三)促進連鎖經營,構建便民生活圈。

            1. 對本市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新開門店予以獎勵。單家企業合計最高獎勵金額200萬元。
      對年零售額達五千萬元以上且同比增幅達社零目標,同時年淨新增10家以上門店的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每新增一家直營的連鎖便利店獎勵5萬元,每新增一家加盟的連鎖便利店獎勵1萬元。鼓勵便利店搭載便民服務項目,開展生鮮售賣、快遞寄取、便民繳費等業務。
      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在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社區新開設門店,每新設一家門店給予10萬元獎勵。
      新增直營或加盟門店數量應爲淨增加值,即新增數量扣除關閉數量。新增門店應正式營業,成立時間以營業執照時間爲準進行統計。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新設門店單獨計算。

            2. 鼓勵開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對納入試點的社區給予30萬元獎勵。
      申報獎勵的社區需符合《商務部等12部門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商流通函〔2021〕176號)、《商務部辦公廳等11部門關於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21〕247號)、《廈門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方案》(廈商務〔2021〕203號)等要求,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

            3. 餐飲連鎖經營獎勵。
      對年營業額達一千萬元以上且同比增幅達餐飲目標,同時年淨新增2家以上門店的限上餐飲企業,每新增一家直營餐飲門店獎勵5萬元,每新增一家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社區直營門店獎勵10萬元,每新增一家加盟餐飲門店獎勵1萬元,有建設中央廚房的疊加獎勵5萬元,每按《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財政廳關於做好“閩菜館”創建工作的通知》(閩商務〔2021〕178號)要求創建一家閩菜館疊加獎勵5萬元。單家企業合計最高獎勵金額100萬元。
      新增直營或加盟門店數量應爲淨增加值,即新增數量扣除關閉數量。新增門店應正式營業,成立時間以營業執照時間爲準進行統計。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新設門店單獨計算。

             (四)提升商業品質。促進綠色消費。根據《廈門市綠色商場創建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2年度)》(廈商務〔2020〕93號)評審獲得綠色商場稱號的,按照建築面積達3千(含)-5萬平方米、5萬平方米(含)-10萬平方米、10萬(含)平方米以上的檔次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20萬元、40萬元獎勵。

            (五)支持老字號發展。鼓勵老字號企業加強品牌消費建設,對新獲得“中華老字號”稱號的我市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福建老字號”稱號的我市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六)餐飲增長獎勵。對達到當年市限上餐飲營業額增幅目標(以下簡稱“餐飲目標”)的餐飲企業,年營業額200萬元-2000萬元(含),獎勵3萬元;年營業額2000萬元-1億元(含),獎勵5萬元;年營業額1億元以上,獎勵10萬元。對當年營業額超過餐飲目標的增量部分,每增加1000萬元再給予2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七)拓展家政服務。支持家政企業參保僱主責任保險,爲家政從業人員(必須在廈門工作,並簽訂家政服務合同)投保意外傷害保險和職業責任保險等家政服務保險產品。對於廈門市家政服務企業(單家)支出上述保險費合計不低於1萬元的,按企業支出保費70%予以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落實家政服務員分類體檢制度,每年免費爲領跑企業家政從業人員提供一次體檢。

            (八)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獎勵。對達到當年市規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增幅目標(以下簡稱“服務業目標”)的企業,年營業收入500萬-1億元(含),獎勵5萬元;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獎勵10萬元。對當年營業收入超過服務業目標的增量部分,每增加1000萬元再給予2萬元獎勵。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第十條 營造消費環境
            (一)支持主題促銷。
      支持商貿流通行業協會、機構或本地主流媒體單位等組織舉辦各類符合主題的消費促進活動,參加活動的企業達到一定條件和規模的予以獎勵,超過下述家數的,每超出1家予以1萬元組織活動獎勵,單個活動獎勵總額不超過30萬元(活動方案應提前向市商務局報告)。
      參與活動的本市限上商貿企業達20家以上的(家電類專項促銷活動可下調至10家),予以組織單位10萬元獎勵。參與活動的本市年營業額超過200萬元生活服務業企業達20家以上(家政類專項促銷活動可下調至10家),予以組織單位10萬元獎勵。參與老字號活動的本市限上、規上企業(含老字號企業)達20家,予以組織單位10萬元獎勵。

            (二)支持公益培訓。
            支持餐飲、家政、老字號等相關行業協會、機構組織本行業企業開展垃圾分類、居家上門服務證、安全生產、誠信宣傳、禁限塑、行業法律法規、老字號傳承創新等公益性培訓。符合條件的按每人125元的標準予以獎勵,單個協會、機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培訓方案應提前向市商務局報告)。
       
      第三章 資金的申請和撥付

            第十一條 資金的申請、審覈與撥付
            (一)公開徵集。發佈申報通知(指南),明確申報材料等事項,符合條件的單位自願申報。

            (二)申報受理。符合條件的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提交資金申請材料。

            (三)項目審覈。申請材料審覈通過後,根據扶持標準及預算資金規模計算扶持金額。

            (四)撥付資金。根據財政資金管理規定和程序撥付資金。

      第四章 監督和績效評價

            第十二條 專項資金必須專款專用,專項覈算。市財政局和市商務局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市商務局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績效評價。實行事前、事中、事後績效評價,明確績效目標,重點評價預算執行進度、資金使用情況及經濟社會效益等,必要時可組織專家或委託第三方中介機構實施。

            第十三條 獲得專項資金支持的單位收到資金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賬務處理,自覺接受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等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並按照國家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妥善保管相關材料。
            專項資金申請單位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會制度,按要求如實提供申請材料,不得弄虛作假、虛報、瞞報有關情況以騙取專項資金。
            對違反本辦法的單位,經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確認後,應當自市商務局下達通知後三個月內將全部扶持資金如數繳回市財政局,並在3年內不得申報中央及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對情節嚴重、觸犯國家法律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或單位的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2022年4月20日起實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第八條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9日相關支持和補助參照本辦法執行。
       
      END
       

      文章來源於廈門市商務局

        無相關信息

      川投集團網站羣

      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灣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興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國際網球中心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