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ABOUT US

    行業聚焦

    貴州持續發力 培育中小企業 發展供應鏈金融

    平博588体育 發佈時間:2022-06-21
          近日,貴州在扶持中小企業、推進大中小企業聯通發展上持續發力,相繼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信貸通工作的通知》、《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
     
          爲更好培育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滿足企業成長髮展過程中的合理融資需求,貴州提出了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的要求。
     
          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產品,爲中小企業提供以應收賬款、收費權、特許經營收益權、碳排放權、知識產權、股權、存貨等爲主要擔保品的擔保融資。
     
          充分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的公共服務功能,開發全流程、高效率的線上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減少應收賬款確權的時間和成本,着力擴大應收賬款融資規模。依託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開展基於倉單、訂單、應收賬款、保理等各種形式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有效滿足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融資需求。
     
          相關政策內容如下: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財政廳 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信貸通 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工信(工能)局、財政局,人民銀行各市州中心支行、貴陽轄內各縣市支行,受託管理機構,各金融機構:

     
          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信貸通落地落實,更好支持我省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企業成長髮展過程中的合理融資需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一)準入退出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財政廳、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建立合作金融機構準入和退出機制,並於每年1月末在政府網站上公佈當年合作金融機構名單。各金融機構可積極申報成爲中小企業信貸通合作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對合作金融機構開展年度績效評價工作,並根據評價結果對合作金融機構實行動態管理。
     
          (二)貸款支持規則。合作金融機構按照不超過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74BP投放貸款,主要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支持,單筆融資額度2000萬元以上的,原則上按照各合作金融機構授信政策和風控要求授信,由合作金融機構自行確定增信措施。
     
          (三)貸款支持對象。中小企業信貸通支持的中小企業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一是被納入至貴州省中小企業信貸通項目庫中的企業;二是金融機構自行推薦符合中小企業信貸通貸款基本要求的企業。
     
          二、項目申報
     
          (一)企業自行申請流程
     
          企業根據融資需求在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進行申請,經縣(市、區、特區)、市州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審覈後,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向合作金融機構進行推送。金融機構根據推送企業進行審查,對審覈通過的項目,憑貸款的審貸意見或其他佐證材料,向受託管理機構(省黔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申請將貸款企業納入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受託管理機構對貸款企業進行審覈,5個工作日內審覈是否納入貴州省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對符合授信條件、納入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的企業,金融機構按月審覈發放貸款。在項目受理、貸款發放後,按月向省中小企業信貸通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相關信息。
     
          (二)金融機構自行推薦的企業名單申請流程
     
          合作銀行對企業審貸通過後,憑貸款的審貸意見或其他佐證材料向受託管理機構申請將貸款企業納入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受託管理機構按程序對貸款企業進行審覈,5個工作日內審覈是否納入貴州省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對符合授信條件、納入中小企業信貸通入庫項目的企業,金融機構按月審覈發放貸款。對通過線上審批發放貸款,導致無紙質審批單及借款憑證,金融機構可定期向受託管理機構報送已投放清單,由受託管理機構根據是否符合中小企業信貸通貸款條件篩選添加入庫。在項目受理、貸款發放後按月向省中小企業信貸通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相關信息。
     
           以上企業貸款,不能按期支付合作銀行利息、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本金等違反相關規定或其他嚴重影響其還款能力的行爲,金融機構應及時採取風險控制措施,並將相關信息在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報送至省中小企業信貸通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運用再貸款再貼現予以專項支持
     
          一是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單列再貸款額度,重點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符合中小企業信貸通融資支持條件的貸款。相關貸款用於申報支農再貸款應同時滿足該筆貸款爲涉農貸款,用於申報支小再貸款應同時滿足該筆貸款爲小微企業貸款或單戶授信3000萬以下的民營企業貸款(按照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口徑確定)。
     
          二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申報支農支小再貸款臺賬中應標明該筆貸款已獲得“信貸通”支持,在滿足再貸款使用條件的基礎上,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對該類貸款進行優先報賬。
     
          三是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設立再貼現專項支持政策。對中小企業信貸通實施成效較好的全國性銀行分支行給予傾斜,幫助其降低資金成本,進一步讓利中小企業。
     
     
          四、風險補償金申報流程
     
          (一)中小企業信貸通項目名單內企業在本金逾期達60天或利息逾期達90天後,合作金融機構可啓動追償補償程序。中小企業信貸通以資金規模爲限,對貸款損失(含貸款本金、利息)的70%進行風險補償,其餘損失由合作金融機構承擔。
     
          (二)合作金融機構需提供補償金申請報告及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於逾期業務基本情況、企業經營情況等。
     
          (三)受託管理機構在收到合作金融機構補償申請後,覈查逾期企業是否在中小企業信貸通項目名單內,覈實合作金融機構提供資料完整性,形成方案後於10個工作日內上報省中小企業信貸通辦公室。
     
          (四)省中小企業信貸通辦公室彙總上報合作金融機構補償申請名單及相關材料,原則上每月組織協調領導小組進行審議,由協調領導小組根據補償申請審定具體補償事宜。
     
          (五)受託管理機構於審定後3個工作日內根據審定方案將補償資金支付至合作金融機構指定賬戶。
     
          (六)對於後期合作金融機構追回的欠款及其他處置方式所得(含貸款本金、利息等其他收入),在扣除合作金融機構實際發生的訴訟相關費用後,按照風險共擔比例及時清算,並於3個工作日內返還至中小企業信貸通賬戶。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各合作金融機構根據中小企業信貸通方案和內部風險評價機制開通綠色信貸通道,全面高效審查申報企業的風險因素,從優從快合理確定貸款金額、期限和利率。
     
          (二)嚴格審查貸款資金用途。流動資金貸款須用於企業主營業務發展。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強化合規意識和審慎經營理念,避免過度授信,做好貸後管理,強化對資金流向的跟蹤監測。
     
          (三)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充分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的公共服務功能,開發全流程、高效率的線上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減少應收賬款確權的時間和成本,着力擴大應收賬款融資規模。依託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開展基於倉單、訂單、應收賬款、保理等各種形式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有效滿足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融資需求。
     
          (四)加強數據報送。合作銀行須在次月10日前將截至上月末的貸款餘額、累計發生額、不良貸款及壞賬等報送至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適時將中小企業信貸通業務開展情況向各單位進行通報。同時,合作銀行需將支持情況納入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名單推送型融資對接機制,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將按月對企業融資情況進行監測。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財政廳、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設立貴州省中小企業信貸通協調工作小組,負責信息共享和政策協同,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事項。協調工作小組組長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成員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分管負責同志組成。
     
          (二)加強宣傳引導。切實加大中小企業信貸通產品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營業網點LED屏、官網和微信公衆號等加強產品宣傳推介,通過入企走訪活動加大政策宣貫力度,不斷擴大政策產品知曉度和惠及面。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貴州省財政廳
    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
    2022年6月1日
     
          網址:http://gxt.guizhou.gov.cn/gxdt/tzgg/202206/t20220606_74619611.html

     


     

    關於對《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和《關於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加強我省優質中小工業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起草了《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現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公示期爲2022年6月13至6月25日。如有異議,請將意見以書面(實名)形式反饋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小企業處。

          聯繫人:楊德明
          電 話:0851-86864022
          E-mail:602795079@qq.com
          附件: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
     
     
    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2年6月13日
     
          附件:

    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方案

    (徵求意見稿)

     

          爲進一步加大中小工業企業培育力度,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國發〔2022〕2號精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 ”主攻“四化 ”主戰略、“四區一高地 ”主定位,結合我省工業倍增行動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要求,以培育企業、壯大產業爲目標,健全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次培育體系,加強政策引導和分類精準服務,培育更多優質中小企業,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按照“定向培育、動態管理、注重實效、激勵扶持”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建立完善分類培育機制,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作共進的局面。到2025年,全省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800戶;評價公告爲創新型中小企業500戶以上;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戶以上;培育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戶以上;培育提升40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產品),培育30戶有潛力成長爲單項冠軍的企業。
     
          三、重點任務
     
          (一)加大“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推動建立“創新型”重點企業培育庫,以現有年主營業務收入500-2000萬元的小微工業中小企業爲重點培育對象,對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具備做優做強的創新型、科技型小微企業,加快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及智能裝備,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小微企業上規模。完善從捕捉尋找、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廣壯大的梯度培育機制,組織開展“一對一”精準對接服務和輔導,爲企業被評價爲創新型中小企業創造條件。鼓勵小微企業通過兼併重組上規入統,不斷夯實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對新增上規入統的企業,每戶按20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
     
          (二)做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蓄水池”。支持中小企業專注細分市場領域,圍繞各地主導產業、首位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爲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零部件、元器件、設備和服務等協作配套,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能力。引導中小企業開展生產、管理、服務精細化改造。突出特色化優勢,鼓勵中小企業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研製生產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加快新穎化探索,支持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設計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對新認定爲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按照每戶100萬元、6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加快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培育。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加強示範引領和政策支持,引導企業長期專注於細分產品市場的創新、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帶動和培育一批企業成長爲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單項冠軍企業進一步做優做強,鞏固和提升其行業地位,提升我省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製造業提質增效升級,引領和帶動更多的企業走“專特優精”的單項冠軍發展道路。
     
          (四)持續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支持各市州、縣區圍繞主導產業、首位產業,培育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與中小企業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共享,引導中小企業聚焦細分市場,在產業鏈中發揮協調配套優勢,打造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作配套、共享資源、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五)大力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組織實施一批製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範項目,對新認定爲國家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分別按照每戶50萬元、3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建立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提高中小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給予一次性補助10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給予一次性補助50萬元。對獲得批覆組建的國家級、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重點支持。
     
          (六)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強化分級分層管理,充分發揮核心功能作用,促進資源共享,着力提升服務能力、資源帶動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對新認定爲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示範平臺,按照每戶40萬元、2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通過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培育一批會經營、善管理、敢創新的領軍企業家隊伍。
     
          (七)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支持中小企業提高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過程、市場營銷等數字化應用水平,促進提質增效。引導中小企業結合實際,分步探索設備數字化—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的發展路徑。支持中小企業普及應用數字技術,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環節數字化改造,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資3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八)實施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引導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施公司改造,規範公司治理結構,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組織開展管理對標活動,以先進企業爲標杆,查問題、找差距、填措施、補短板。組織專家服務隊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開展指導服務。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爲中小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九)促進中小企業擴大開放合作。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強化東西部產業協作,對標發達地區先進工藝技術、產品標準和管理經驗,承接跨區域合作項目。發揮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等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國際與區域商貿交流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作用,統籌推進中小企業“育苗強基”三年行動工作。廳各有關處室、各產業工作專班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各市(州)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細化政策措施,紮實推動本地區各項工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貴商易”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廣運用,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解讀惠企政策,確保企業“一鍵申請、一站辦理”。統籌協調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做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土地、人才、用電、用能等要素保障。組織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發展模式、發展成就等進行廣泛宣傳,多渠道、寬領域、多元化擴大企業影響,塑造企業品牌,吸引生產要素聚集,提高企業關注度和美譽度,全面展示我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形象。
     
          (三)強化融資保障。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統籌用好各類基金、資金,以培育企業、壯大產業爲目的,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產品,爲中小企業提供以應收賬款、收費權、特許經營收益權、碳排放權、知識產權、股權、存貨等爲主要擔保品的擔保融資。
     
          (四)加強運行監測。加強重點企業經營監測和跟蹤服務,強化行業信息統計和信息發佈。依託“全國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監測平臺”,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數據採集,擴大監測企業覆蓋面,增加監測企業樣本,對中小企業運行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開展數據分析,及時發現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與存在的問題,預判發展趨勢,形成區域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協調各部門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完善中小企業信息數據庫,爲優化完善中小企業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網址:

          http://gxt.guizhou.gov.cn/gxdt/tzgg/202206/t20220613_74848089.html

     

    文章來源於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無相關信息

    川投集團網站羣

    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灣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興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國際網球中心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