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票據平臺試點階段有哪些主要功能?供應鏈票據平臺升級後有哪些新功能?
試點階段的供應鏈票據平臺提供供應鏈票據出票、承兌、背書、質押、保證、貼現、存託、交易、到期處理、數據信息服務等功能。
升級後的供應鏈票據平臺增加了供應鏈票據銀行承兌、跨平臺背書流轉、交易關係信息上傳綁定和到期扣款確認等功能。
供應鏈票據有哪些創新和應用價值?
供應鏈票據的最大應用價值是供應鏈票據實現了票和款的分離。
一是將票據嵌入供應鏈場景,從源頭推進應收賬款票據化。供應鏈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已將核心企業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之間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信息進行整合,可以較爲直觀、透明地反映出企業間的真實交易關係。供應鏈票據平臺則爲企業提供了辦理票據業務的新渠道,企業無需經過銀行網銀,可直接通過供應鏈平臺完成供應鏈票據的簽發、承兌、背書流轉和融資,從而進一步推進票據的供應鏈場景化使用,提升企業辦理票據業務的便利性和企業用票意願,從源頭上促進應收賬款票據化。
二是科技賦能,創新實現等分化簽發。供應鏈票據平臺通過技術手段創新實現了票據的等分化簽發,目前最小金額是1分錢,0.01元。即企業通過供應鏈票據平臺簽發100萬元票據,實質上是簽發了1億張0.01元供應鏈票據組成的票據包,從而滿足票據任意金額流轉和融資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企業用票的靈活性,解決了企業持票金額與付款金額不匹配的痛點。票據等分化簽發功能進一步深化了票據的支付和融資功能,最大限度盤活了企業資產,極大地提升了企業資金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四是有利於促進商票市場發展。商業承兌匯票在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目前商票的流動性和可接受度還不高。供應鏈票據通過供應鏈平臺的連接形成了獨特的運行機制和業務模式,引入核心企業的信用優勢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服務優勢,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和金融服務的完美結合有效弱化了信息不對稱,大大提高了其簽發商票的可接受度,從而有助於促進商業承兌匯票市場的發展。
供應鏈票據業務對票交所有什麼意義?
國家“十四五規劃” 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健全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019年6月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提出要推動應收賬款票據化。
供應鏈票據業務是推廣應收賬款票據化的重要平臺,成爲解決企業 “三角債”問題,加快和盤活賬款,促進中小企業便利融資的重要利器。作爲一項重要任務,票交所理應大力發展供應鏈票據業務。
此外,標準化票據和貼現通等產品都需要有更多的優質資產出現,而供應鏈票據平臺無疑是很好的一個資產生產平臺。基於此,票交所也會大力推廣供應鏈票據業務。
供應鏈票據業務爲供應鏈平臺
和平臺參與企業帶來哪些優勢?
供應鏈平臺在成爲供應鏈票據平臺認可並允許接入的平臺之前,一些供應鏈創新模式已經受到企業用戶,特別是核心企業的青睞。與金融機構電票系統開具的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相比,供應鏈平臺已經解決了應收賬款多次轉讓(將核心企業信用傳遞至更多層級的供應商)和票據金額可自由拆分的問題。同時相關創新模式還在流轉更便捷、融資更便利和兌付信用更高上有所改進。
更大的優勢包括參與票據流轉的企業流轉票據和融資更加便利、票據業務操作效率更高、參與票據流轉的企業自主參與性更強,供應鏈平臺能夠提供品種更多和數量更多的服務,企業參與供應鏈金融活動的成本有望下降。
供應鏈票據業務對於金融機構意味着什麼?
創立之初,供應鏈平臺意圖跳出“銀行控制”來建立便利供應鏈金融活動的嘗試。如果不涉及應收賬款的融資和金融機構對其到期付款,也許供應鏈平臺不用金融機構參與也能正常運行。雖然供應鏈平臺上的保理商能較高費率地解決部分上述問題,但是畢竟還有一些缺陷。
銀行系供應鏈平臺是在供應鏈票據平臺升級到新版本上線後,參與其中的。在供應鏈票據平臺解決了供應鏈票據銀行承兌和跨平臺背書流轉等問題後,銀行系供應鏈平臺的參與可謂恰逢其時。此前銀行只能簽發不可拆分的商票,但現在可以立即面向其大量公司客戶來簽發可拆分的商票,並且更方便承兌和流轉,所鏈接的供應鏈票據平臺的參與企業數量更多。其所產生的功能裂變效應會增加其客戶黏度和客戶數量。
有關供應鏈票據的重要意見、
規則和手冊有哪些?
1.2020年8月20日,票交所發佈《供應鏈票據平臺用戶操作手冊(2020年8月版)》。
2.2020年9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務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外匯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銀髮〔2020〕226號)。
3.2021年1月28日,票交所發佈《供應鏈票據平臺接入規則(試行)》。
4.2021年8月13日,票交所發佈《新一代票據業務系統用戶操作手冊》。
爲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精準服務供應鏈產業鏈完整穩定”的要求,伴隨着票交所對供應鏈票據業務的全面推廣,供應鏈票據平臺的功能將更加完善,供應鏈票據的市場體量將進一步擴大。
供應鏈金融進入數字時代,應收賬款票據化是產業鏈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公司和成員單位若參與其中,一定能在金融科技的發展浪潮中有所受益。
文章來源於國投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