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ABOUT US

                  行業聚焦

                  從兩會提案議案看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走勢

                  平博588体育 發佈時間:2022-03-12

                  摘要

                        2022年全國兩會,金融科技成爲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委員張偉在《中國銀行保險報》撰文,系統梳理2022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有關金融科技的議案提案,從中探究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走勢。
                   
                        作爲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金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近年來,金融科技在我國不斷創新發展,正深刻改變金融服務的方式和業態,既促進了經濟金融發展,也衍生出了潛在風險和問題,給金融創新、金融監管和金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強化金融科技監管,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監管框架,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金融創新風險評估,探索建立創新產品糾偏和暫停機制”。因此,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還必須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金融科技規範發展的內在要求。
                   

                  -01-

                  進入“積厚成勢”新階段

                        迄今爲止,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可劃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9年之前),我國金融科技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經過數年的探索,金融科技多元化參與主體的產業生態格局逐步形成,金融科技業態初具規模,但這段時期對金融科技的監管還相對薄弱,監管制度有待建立與完善。
                   
                        第二階段(2019—2021年),我國金融科技的“立柱架樑”階段。在此期間,金融科技基礎制度不斷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樑八柱”,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國際領先水平。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倒逼”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同時,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科技的監管也高度重視,並與時俱進,在監管中採用科技手段也提上議事日程,監管科技開始發展。相應地,2020年成爲我國金融科技監管元年。
                   
                        第三階段(2022年之後),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樑”邁向“積厚成勢”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將力爭到2025年實現金融科技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發展主線是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和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並重。系統梳理2022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有關金融科技的議案提案,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發展趨勢和要求。
                   

                  -02-

                  數字化轉型提速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是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對“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打造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現實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工行陝西銅川分行客服經理郭曉燕建議:一是建立數字化轉型先進成果案例庫,爲金融機構搭建成果經驗交流平臺,鼓勵全社會優化改良既定成果,推動我國金融數字化轉型成果更好服務於民;二是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進一步完善細化指導措施,防範金融風險,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更好更快地進行數字化轉型;三是金融機構要在抓住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機遇的同時,主動迎接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將提交“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優化銀行貸款審批機制”等提案,建議加快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優化銀行貸款審批機制,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同時,搭建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實現研發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
                   
                        數據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型生產要素,而金融業又是數據密集型行業。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在提案中建議,支持浦東新區率先制定金融數據治理規定,在金融數據流動、數據安全等方面作出更多探索。數據資產登記及其管理是複雜的系統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在所提交的《關於制定數據資產登記法的議案》中建議,應建數據資產登記制度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匯聚全國數據要素資源和數據資產,構建我國數據資源“底座”,服務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建議,應推動建立交易報告庫,並圍繞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動交易報告庫與金融科技公司等加強合作。
                   

                  -03-

                  監管趨嚴

                        金融科技監管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制度層面的設計。其中,加快構建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已勢在必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提交的《關於構建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體系的提案》中建議,應由人民銀行牽頭,組建全國性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指導和協調推動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建立倫理審計制度與信息披露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機構進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庫,探索建立“金融科技倫理問題技術紓困”示範工程,並鼓勵規模較大、技術複雜的金融機構設立“首席倫理官”。
                   
                        近年來,隨着我國加強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大數據殺熟”現象再度成爲這一領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聯律師事務所重慶辦公室執行合夥人韓德雲建議,加大對“大數據殺熟”市場監管執法力度,嚴禁以“大數據殺熟”模式肆意損害消費者利益,探索建立互聯網平臺經營者定價政策公開機制。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隨着數字化滲透到國家經濟、社會、政府等方方面面,爲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構築風險“防火牆”成了行業的共同呼聲。對此,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建議:一是瞄準產業數字化新場景,同步規劃建設行業數字安全體系,保障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二是要面向新型數字技術和應用場景,研究建設前瞻性的數字安全平臺體系;三是建議以城市爲主體,由政府統籌打造城市級數字空間安全基礎設施和應急體系,保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隨着“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NFT)、Web3等新概念的興起,局部領域出現了投機炒作、避實就虛的現象,給金融、技術與社會治理等領域帶來新的風險隱患,而相關的政策法規相對缺失,監管還不完善。針對“元宇宙”技術發展與風險防控,民盟中央和民進中央提交多項提案。
                   
                         民盟中央建議,應組織相關部門,針對“元宇宙”相關需求、風險進行立法研究,並儘快發佈;在技術層面應加強定向引導;在“元宇宙”相關核心器件、關鍵軟硬件技術方面,應及早推進研發,避免在潛在領域受限於人。民進中央建議,應着力解決技術侷限問題,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建立對元宇宙相關領域的監管治理體系;對於元宇宙相關領域的監管治理,應謹防借技術和概念的名義催生科技泡沫,加強動態監測,規範數字金融有序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第五空間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談劍鋒在所提交的《關於加強對元宇宙市場的監管 防範新型數字經濟風險的提案》《關於升級數據安全管理模式 加強對關鍵數據管控的提案》等提案中建議,應儘快設立國家層面的專門機構,統一管控,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關鍵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相關行業監管部門應提前研究監管政策,預防可能引起的系統風險。
                   
                        總之,在加快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尤其是對“元宇宙”等新概念,應及時進行立法研究,這是2022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也預示着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要求。

                   

                        文章來源於金融時報清華金融評論       作者: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委員 張偉

                    無相關信息

                  川投集團網站羣

                  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灣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興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國際網球中心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