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ABOUT US

    行業聚焦

    【兩會】全國政協常委解學智:發展供應鏈金融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平博588体育 發佈時間:2022-03-15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
     
          金融如何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一直是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董事長解學智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在每年兩會上,他提交的提案也都聚焦於此。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振興,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今年兩會期間,解學智在接受《中國金融家》雜誌記者專訪時表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思想認識要銜接,二是工作理念要銜接,三是政策制度要銜接。”
     

          《中國金融家》: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後,您有怎樣的感受?

          解學智:全程聽完、學習領會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有三點感觸非常深刻:一是對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自豪。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們克服各種困難,成爲全球唯一一個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時取得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這是一個奇蹟,非常了不起。二是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接地氣。堅持以人民爲中心、解決好老百姓的事,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圍繞惠民生、紓民困,政府採取一系列的舉措,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三是對黨和國家的事業非常有信心。無論未來形勢如何複雜,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必將披荊斬棘、爬坡過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定能開好局、起好步。
     

          《中國金融家》:今年兩會上您提交了哪些提案?

          解學智:在今年兩會期間,我提交了一份關於《發展供應鏈金融促進鄉村產業體系建設》的提案。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振興,產業振興的重點在構建現代的鄉村產業體系,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基礎在農業經營主體(含企業、合作社、農戶等)。但由於“三農”的弱質性,農業經營主體呈現散、小、弱的特徵,其經營普遍存在“四難”問題。一是融資難。由於實力相對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抵質押物缺乏,農業經營主體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充足的低成本資金。二是銷售難。由於我國地域廣闊,農產品地域分佈複雜,偏遠地區物流不便,再加上農民對市場信息的敏感度不高,農產品銷售難的現象時常發生。三是控制成本難。農業經營主體以分散式經營爲主,設施設備簡陋,缺乏標準化管理,產量提升受到制約,流通等成本居高不下。四是防控風險難。農業生產週期長,市場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協同,加之投機行爲的存在,容易導致農業經營主體不能科學確定預期,最終成爲市場博弈的受害者。
     
          對於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困境,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打破傳統形式,構建核心企業與上下遊企業一體化的信貸服務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通過供應鏈金融,不僅可以快速響應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還可以以核心企業爲切入點,以資金爲溶劑和粘合劑,將上下遊經營主體緊密聯結在一起,有效整合上下遊資源,統一規範產業鏈生產和管理標準,激發產業要素活力,實現“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小企業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從而解決鄉村經營主體融資難、銷售難、控制成本難和防控風險難等問題,進一步豐富鄉村業態,提升鄉村產業鏈價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當前,供應鏈金融已取得較大的發展,國務院和相關部委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未突出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推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因此,我建議:一是強化國家層面的統籌協調,強化金融機構與市場主體間的有效合作。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有效合力,推動形成多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和補償機制的合作模式。二是制定行業標準。在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同時,要針對目前供應鏈金融平臺各自爲戰、標準不一等問題,明確行業標準和業務規範,打破不同供應鏈金融平臺壁壘。三是強化產品創新。鼓勵各金融機構針對農業的特殊情況,着眼於生產、收購、運輸、存儲、交易全產業鏈,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模式,創新各類供應鏈金融產品。四是強化配套建設。加快完善供應鏈票據平臺功能,建立統一的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公示系統,探索建立統一的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同時,強化科技支撐,有效整合金融機構系統、核心企業內部系統、工商、稅務、司法、徵信系統等數據。五是強化風險防控。一定要堅持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實行穿透式管理,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針對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等風險,要因企施策、精準施策。
     

          《中國金融家》: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您認爲,應如何進一步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解學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要解決好“錢從哪裏來”的問題,需要財政資金、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協同配合。農業政策性銀行是國家爲解決“三農”問題、支持“三農”發展而專門設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在過去五年多的脫貧攻堅戰中,農業政策性銀行積極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週期”作用,以脫貧攻堅統攬業務全局,成爲金融扶貧的先鋒主力模範。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政策性銀行應堅持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爲履職支農的總任務總抓手,當好服務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和主力軍。一是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進一步加大對脫貧地區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產業和就業幫扶、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繼續做好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萬企興萬村”行動。二是堅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認真貫徹國家糧棉收儲政策,統籌支持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大力支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和現代種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建設,助力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三是大力支持農業現代化。抓住鄉村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適應產業主體多元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融合發展等新形勢新特點,精準對接鄉村產業發展融資需求,積極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優勢特色產業、新產業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積極支持農業農村建設。圍繞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加大對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好農村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突出支持水利建設,大力支持縣域範圍的城鎮化建設,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五是全力服務區域協調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爲重點,找準工作切入點,細化支持政策,提供高質量融資融智服務。六是大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豐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大力支持生態修復、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清潔能源等領域,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金融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對此您認爲該如何做好銜接?

          解學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我認爲,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思想認識要銜接。必須深刻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還需要長期努力,而且防止返貧的任務依然艱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是保障長期穩定脫貧的關鍵舉措。二是工作理念要銜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把在脫貧攻堅戰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充分運用到鄉村振興工作中,提升工作質效。三是政策制度要銜接。必須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央設定的過渡期內,既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又結合實際適時進行調整完善,更好適應形勢和任務變化,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中國金融家》: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對於穩固國民經濟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後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您認爲政策性金融應重點支持哪些領域?

          解學智: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石。任何時候都必須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特別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要“手中有糧”,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才能“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目前,我國糧食供需依然處於緊平衡狀態,結構性矛盾和總量不足相互交織,加上國際形勢嚴峻複雜,維護糧食安全的任務更加艱鉅。政策性金融首先要全力支持國家政策性糧食儲備和輪換,切實避免農民賣糧難的問題,做到錢等糧。其次要積極支持糧食生產、精深加工、“北糧南運”、糧食調銷等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最後要認真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重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兩大“瓶頸”問題,即通過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工程、中低產田改造、土地復墾、土地整治等項目解決耕地問題;通過現代種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子庫建設等,解決種源“卡脖子”問題,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文章來源於中國金融家雜誌

      無相關信息

    川投集團網站羣

    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灣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興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川投國際網球中心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